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昆明動物博物館舉辦第二次青藏科考自然記錄片《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卓乃湖》首映活動。來自云南大學、云南省科學技術廳、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以及中央駐滇和省內新聞單位等有關人員參加活動。昆明動物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施鵬,副所長李心祥參加活動。
施鵬在致辭中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也應當都是參與者。希望通過《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卓乃湖》這部作品,呼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列中來,不斷匯聚起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云南大學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于黎對紀錄片的首映表示祝賀,指出《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卓乃湖》這一紀錄片呈現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之美和中國生態文明成效,是一部具有豐富內涵和普世價值的扛鼎之作。
《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卓乃湖》為昆明動物所策劃推出“我們的生物多樣性”系列紀錄片的首部作品,由昆明動物所和云南大學聯合出品(排名不分先后),第二次青藏科考一線科研團隊羅杰、張志剛、吳君、張程皓獨立拍攝制作。在近一小時的片子里,以豐富多彩、鮮活共情的鏡頭語言,展示了可可西里無人區腹地獨特而宏大的生態景觀,以藏羚羊遷徙至卓乃湖產崽、回遷為主線,講述了鮮為人知的生物多樣性故事。該片立足于前沿科研成果,以科研人員的視角和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聚焦可可西里隱秘而精彩的動物世界,近距離展現了藏野驢、野牦牛、高原鼠兔、斑頭雁、狼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領略千姿百態的秘境生靈,傾聽和合共生的生命之歌。
活動中,主創團隊羅杰、張志剛、張程皓同觀影嘉賓分享了紀錄片的創作歷程,講述了在被視作“地球第三極”、“生命禁區”的可可西里腹地,歷時兩年,超過1000小時的拍攝故事。主創團隊表示,后續作品已在創作和籌備中,未來將有更多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野生動物故事同公眾見面。
11月26日,《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卓乃湖》在嗶哩嗶哩(bilibili.com)正式上線。
施鵬書記為活動致辭(云南大學王崴 攝)
于黎研究員發言(云南大學王崴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