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策劃推出了“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主題科普展覽。該展覽將長期在昆明動物博物館三樓展出。
當動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靈長類時,人類已經孕育其中。人類確實是由幾千萬年前的猴子演變而來,只不過經過漫長的歲月變遷,猴祖先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雖然無法通過實驗重現這個進化過程,但是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化石遺跡和DNA信息去推斷和復原當時的情形。昆明動物所從建所初期,就開始了靈長類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并于60年代初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靈長類動物人工馴養繁殖中心,是我國擁有靈長類動物最多和全國唯一進行靈長類綜合性研究的機構。
我國是靈長類動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分布有3科8屬26個種現生非人靈長類動物。該展覽分為靈長類的演化、金絲猴家族、中國靈長類、世界靈長類、靈長類的研究與保護五個部分,以標本陳列、生境復原等形式展出了97件標本。展示了靈長類動物的多樣性、研究成果以及保護狀況。靈長類動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們發揮著重要的生態系統功能,也在許多社會的生計、文化和宗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展覽旨在讓更多的人認識靈長類,以提升保護環境、愛護自然、關愛靈長類動物的意識。
昆明動物博物館積極響應號召,充分發揮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展示生物多樣性之物種(動物)多樣性、遺傳多樣性,提高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意識和民族科學素質,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營造全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展廳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