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標本庫始建于1959年建所初期。標本的采集范圍主要以南方熱帶、亞熱帶動物種類為主,是我國收藏熱帶和南亞熱帶鳥類物種最多的標本庫,具有濃郁的西南地區特色,也有不少采自新疆、黑龍江、甘肅、西藏等地區的種類?,F有館藏鳥類標本近840種2萬余號,隸屬于20目69科297屬。其中收藏有模式標本4種(亞種)6號,地模標本180多種和亞種。館藏標本中有眾多珍稀鳥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7種,如:黑頸鶴Grus nigricollis、胡兀鷲Gypaetus barbatus、綠孔雀Pavo muticus、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1種,如:高山兀鷲Gyps himalayensis、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黑鷴Lophura leucomelana、冠斑犀鳥Anthracoceros coronatus、雙角犀鳥Buceros bicornis、灰頭綠鳩Treron pompadora、鸛嘴翡翠Pelargopsis capensis等。鳥類標本庫還收藏有鳥巢標本45 種66個;鳥卵標本41種202枚;骨架標本58種92副。
多年來,科研人員依托這些標本,開展了動物分類學、區系地理學、系統進化學、保護生物學、生態學、資源動物學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了很多鳥類學方面的專著。經比較發表鳥類新亞種6個。發表有關鳥類分類研究的代表性論文有:紅臀鵯分類地位的研究(鄭寶賚,1983)、中國普通鳾 Sitta europaea kleinschemidti亞種的確立及各亞種分化淺述(鄭寶賚,1982)、中國八色鶇鳥類的分類研究(楊嵐,1983)、血雉屬的分類(楊嵐,文賢繼,楊曉君,1994)等。編著出版了《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八卷雀形目:闊嘴鳥科-平鳥科)》(鄭寶賚,楊嵐等,1985)、《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十一卷鹟科:畫眉亞科》(鄭作新,龍澤虞,鄭寶賚等,1987)、《中國動物志鳥綱第十三卷雀形目:山雀科-繡眼鳥科》(李桂垣,鄭寶賚等,1982)、《橫斷山區鳥類》(唐蟾珠、楊嵐、徐延恭等,1996),編著的《高黎貢山地區脊椎動物考察報告第二卷:鳥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組,1980)、《云南鳥類名錄》(彭燕章,楊德華,匡邦郁,1987),《云南鳥類志上卷:非雀形目》(楊嵐等,1995)、《云南鳥類志下卷:雀形目》(楊嵐,楊曉君等,2004)等專著和地區性鳥類區系調查報告論文數十篇。鳥類組依托鳥類標本庫進行的涉及云南鳥類方面的研究,即“云南鳥類的分類區系地理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其中包括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楊嵐、楊曉君等編著的《云南鳥類志》上下卷),2005年獲得了云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本著資源共享、為科研服務的原則,歡迎全世界的鳥類研究人員及鳥類愛好者來我庫查看標本,也希望通過相互間的合作能夠擴大我庫的館藏量,實現現有鳥類標本的科研價值。

鳥類標本庫管理員:劉魯明
電話:0871-5128959
email: liulm03@mail.kiz.ac.cn